2.21.2009

《得得得,我明》

「你明我意思嗎?」

與其說這是問句,倒不如稱之為口頭禪,一句世上最討人厭的口頭禪。這話不單刺耳,更可說是對聽者的一種誨辱。自問向來修養不俗,容忍力亦偏高,偏偏這句話,那怕是出自愛人知己口中,聽罷也難免心煩氣燥。它不直接傷害你,卻會令你煩躁得想死,就如那些老是製造麻煩的蠢人一樣。最捉蟲的是,世上實在有太多人習慣於每句簡單statement後加句「你明我意思嗎」。得啦明啦。

友人:我覺得黃色那件比較好,你明我意思嗎?
我:明,我也是這樣想。
友人:不是呢,我是覺得黃色比較易襯,你明我意思嗎?
我:我明,還可以配上我那條牛仔褲呢!
友人:對啊!這個價錢可以買到這樣貨色真不錯,你明我意思可?
我:^&*%....

這些人說的既非大道理,亦不是難懂哲理,(即使是,聽者明白與否自知,何須多問?)這句話的實際用途著實有待商榷。問者到底是認為自己說的太深奧,質疑聽者智商與接收能力,還是只是真心想要知道對方明白與否?如果是首兩項,那未免太可惡,不是抬高自己就是貶低別人,罪大惡極。如果是第三項,那尚可饒恕,只是問者應注意發問的次數與必要性。換個角度想,其實可能是那些人根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腦海裡混亂一片,即使是簡單statement也未弄清楚說出來的意義。這些人真可悲,愈混亂愈亂問,愈亂問愈討人厭,可悲處是他們不自知。

說了一堆,其實就是想讓要那些人「明我意思」;可惜地,他們不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