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日, 有一個女生想要一支香水, 找了一個男仔朋友陪她去挑選。不過女仔心大心細, 最後還是沒有買到。
然後, 那個男仔送了一瓶香水給那個女生。然後, 慢慢地, 他們兩個在一起了。不久, 也不出人意表地, 兩個分手了。
分手後, 女生有一段比較短的日子, 為了那個人過得非常不快樂。看著以前拍下的照片, 收下的禮物, 收過的信, 甚至為了那個男生買的東西, 一切一切, 都‧很‧礙‧眼﹗小小的一件物件, 都能挑起以往的回憶, 而回憶竟然是痛苦的多。女生不想相信事實是這樣, 就像她當初不想相信他其實沒有那麼喜歡自己一樣, 於是她拼命的想, 把所有有關那個人的東西都拿出黎對著, 結果終於找到三兩件她覺得快樂的事, 不過, 並沒有一件快樂到進入心坎裡。
她覺得好不甘心, 曾經那麼喜歡, 那麼用力去試著愛的人, 在一起的時候, 居然沒有在她的心入面留下一件半件真的很快樂的事。原來, 之所以會覺得不幸, 是因為從未幸福過。看著那些東西, 她開始有些恨那個人, 更不快樂。
她怒了, 心想:「憑乜野值得我係個心到記住你?!就算恨, 要排隊都未輪到你!」
於是女生決定那把些東西執一執都丟了。收拾時唯一有過猶豫的, 是那瓶她收到後只捨得過幾次的香水。
她不捨的把香水從包裝盒拿出黎, 打開蓋子聞了聞, 嗯, 她真心喜歡這個味道。她想到, 他也是喜歡這個味道才會送她, 所以她每次單獨見他的時候才會用。然而, 他也有真心愛過她嗎? 「真心」這兩個字好易讓人混亂讓人傷感。
「算吧啦! 俾我拿黎噴房算啦!」
友誼真的好重要, 就算把幾百蚊的香水當做空氣清新劑又如何?! 一段過去的感情還想真不真心干什麼! 算了吧!
直到有一日, 女生經過SASA, 看見男生送的那款香水。那款香水其實是只有專櫃才有得賣, 而SASA賣的還是豪華套裝版, 容量多一倍, 還附有同系列香水的乳液。 女生忍不住拿上手看,價錢難以想像的超抵! How amazing!!於是她想都不想就立即衝去付款, 快快樂樂的捧著戰利品回家。
很久以前看過心靈雞湯, 有一個作者說: 「東西是東西, 無法傷人也無法治療人的心靈。」
女生急不及待打開盒子, 打開蓋子聞了聞, 微笑, 是她喜歡的味道。
12.31.2010
12.30.2010
《成魔之路》
@喜歡一個人買。
@買自己的東西時,不大喜歡和其他人在一起,特別是朋友,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比如買衣,總得要試,要其他人等始終不是太好。
@也很少問別人的意見,自己應該是最清楚自己想要些什麼。你說自己不知道,只是自己不想自己知道得太多了吧。
@有了信用卡,每個月截卡數後的一個星期最有購買慾。十二月中買的衣,二月才需要找數喎,那件衣可能穿了好很多次了。
@在自己的心目中,每一件單品也總會有個價。
@一般有上衣和褲都是$500-600,褸/袋/鞋/錶/銀包等可以用上好一段日子的,我想$2000多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有時也不是錢的問題。看到某品牌的襪子好美,但索價二百五十喎,現時也未能夠衝破這些所謂的心理關口。underwear又不同喎,貼身好多。
@當然,要是有品質的,價錢貴一點點的也好像很合理。心態是這樣養成的,所以只會愈買愈貴。
@買衣物,盡可能也要試一試。有些衣看上去和穿上身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一猶豫,就不要買。不要以為買了回家看得多,自己會習慣,最終只會浪費金錢時間和空間。
@在可接受範圍內,最想的是買到自己最喜歡的。真的,一合心意根本不會考慮多久就會付款。
@最後的一句,因為常常都想買到自己最喜歡的,其實最終都沒有買到很多囉。最喜歡喎,真的可遇不可求,不是有錢就可以的。
@買自己的東西時,不大喜歡和其他人在一起,特別是朋友,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比如買衣,總得要試,要其他人等始終不是太好。
@也很少問別人的意見,自己應該是最清楚自己想要些什麼。你說自己不知道,只是自己不想自己知道得太多了吧。
@有了信用卡,每個月截卡數後的一個星期最有購買慾。十二月中買的衣,二月才需要找數喎,那件衣可能穿了好很多次了。
@在自己的心目中,每一件單品也總會有個價。
@一般有上衣和褲都是$500-600,褸/袋/鞋/錶/銀包等可以用上好一段日子的,我想$2000多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有時也不是錢的問題。看到某品牌的襪子好美,但索價二百五十喎,現時也未能夠衝破這些所謂的心理關口。underwear又不同喎,貼身好多。
@當然,要是有品質的,價錢貴一點點的也好像很合理。心態是這樣養成的,所以只會愈買愈貴。
@買衣物,盡可能也要試一試。有些衣看上去和穿上身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一猶豫,就不要買。不要以為買了回家看得多,自己會習慣,最終只會浪費金錢時間和空間。
@在可接受範圍內,最想的是買到自己最喜歡的。真的,一合心意根本不會考慮多久就會付款。
@最後的一句,因為常常都想買到自己最喜歡的,其實最終都沒有買到很多囉。最喜歡喎,真的可遇不可求,不是有錢就可以的。
《你說愛情是甚麼?》
要不是友人告訴我她有男朋友, 我相信一世都不會知道
而且友人跟她的男友拍拖已經三年 近四年之久
可是我從沒有看過友人跟她男友傾起一個電話來
再追問下去 更奇怪的事也有
她跟男友見面的次數 加加埋埋都只有一年左右
甚至兩人可以各自去旅行 從不過問
那究竟這三至四年間兩人怎過呢
不過直至有天 她工作時偶然踫上男友
那作為女友的她自然的表現出溫柔的一面
怎至不管面前的工作 走出去會一會她的男友...
又, 有人問起我另一位友人說 "你愛你男友甚麼 "
友人回 "愛是一種感覺 很難說的喎 "
"那要是你跟你男朋友分手, 你覺得你及你男友會怎樣呢?"
"我相信男友會好傷心,我也會傷心一陣子, 要不是找上另一個吧~"
"那其實你都不太愛你男朋友"
"...不是吧!我只是理性而且"
其實她的理性更甚到 對婚姻與將來都有一定的打算
由兩人的積蓄到想到會有離婚的一天,或是另一半早逝
自己都有一切的心理準備
一點不浪漫吧 拍拖竟想到有機會要分手的境況
但在我看過 她對男朋友溫柔的一面
日常她會接受男友的缺點並懂得顧及男友的感受
會想辦法討男友歡心...
究竟她倆其實是否在談戀愛 我不知道
因為受電影薰陶得太多 戀愛總是比上述的甜蜜的得多
現實又其實是另一個版本
那愛情是甚麼呢
相信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而你又是那一個版本的愛情呢?
而且友人跟她的男友拍拖已經三年 近四年之久
可是我從沒有看過友人跟她男友傾起一個電話來
再追問下去 更奇怪的事也有
她跟男友見面的次數 加加埋埋都只有一年左右
甚至兩人可以各自去旅行 從不過問
那究竟這三至四年間兩人怎過呢
不過直至有天 她工作時偶然踫上男友
那作為女友的她自然的表現出溫柔的一面
怎至不管面前的工作 走出去會一會她的男友...
又, 有人問起我另一位友人說 "你愛你男友甚麼 "
友人回 "愛是一種感覺 很難說的喎 "
"那要是你跟你男朋友分手, 你覺得你及你男友會怎樣呢?"
"我相信男友會好傷心,我也會傷心一陣子, 要不是找上另一個吧~"
"那其實你都不太愛你男朋友"
"...不是吧!我只是理性而且"
其實她的理性更甚到 對婚姻與將來都有一定的打算
由兩人的積蓄到想到會有離婚的一天,或是另一半早逝
自己都有一切的心理準備
一點不浪漫吧 拍拖竟想到有機會要分手的境況
但在我看過 她對男朋友溫柔的一面
日常她會接受男友的缺點並懂得顧及男友的感受
會想辦法討男友歡心...
究竟她倆其實是否在談戀愛 我不知道
因為受電影薰陶得太多 戀愛總是比上述的甜蜜的得多
現實又其實是另一個版本
那愛情是甚麼呢
相信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而你又是那一個版本的愛情呢?
《敬業與樂業》
註:我並無一竹篙打一船人之意,事實上並非每個「她們」也如是,有些更是非常值得尊敬。這裡說的「她們」只是個別例子,但這「個別」例子卻實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故事。
有天家人A氣沖沖的回來,與其說是生氣,倒不如說是不服氣。事實上她情緒還是相當平穩。當然嘛,理性是我這家族的特色。手袋還沒有放下,她劈頭便說:「上廁所都要勞氣!」細問之下,事情是這樣的:
午後,家人A(下稱A)到公共廁所解決,因為吃飯時間已過,人流不多,廁所只有清潔呀嬸和她兩人。那時呀嬸正坐在一角休息,二人自顧自的,誰也沒多看誰一眼。當A走出廁格去洗手途中,呀嬸突然蠻牛般衝向A,用力往A的手臂打了三下(是會使身體左右搖擺的力度),接著就破口大罵:「你做乜掉紙巾落廁所,紙巾只可以掉入垃圾桶,會塞架!」態度是極端惡劣。A雖非好事之徒,卻不是懦弱之輩,當然以牙還牙,呀嬸眼見勢色不對最終收歛了一點。
我明白不把紙巾掉進馬桶是狠多家庭的習慣,但同樣也有狠多家庭沒有這樣的習慣,社會上亦無明文或不明文的規條禁止有關行為。那位清潔呀嬸並無在廁所貼上任何告示,亦沒有在家人A使用廁所前作提醒,她憑什麼動手動腳作出如此嚴厲的指責?
經驗之談,為數不少的清潔呀嬸的確有心理不平衡傾向。職業本無貴賤之分,我(相信家人A也一樣)從來沒因她們工作性質與社會地位去評價她們什麼,我(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工作與地位是社會(宿命論一點可以說是上天)分配的,社會上有上層的人,也必然有下層的人,每份工作一定要有人去做;如果做得出色,無論是什麼,一樣值得尊敬。不排除確實有一朝富貴而狗眼看人低的人,但我始終認為,那些清潔呀嬸覺得人生如此委屈悲慘,狠大程度上她們自己看不起自己所致的。於是她們把責任歸咎於「社會地位高一點的人」對他們的剝削,因此誰使用廁所就像得罪了她們,誰洗手就犯了死罪。就算你沒有犯罪,你都隨時被捉住,洗腦式的聽她們數算其他罪人的惡行。
想深一層,處理擠塞的馬桶、清理使用者洗手後留下的水漬、拾起掉不中垃圾桶的廢紙,不正是她們的職責嗎?當然,刻意而欠缺公德心的不衛生行為除外。如果有小孩在地上解決,女人把衛生用品隨處棄置,她們當然有權勸止;但洗手後必定要用抹手紙抹乾不能弄濕洗手盆四周,廁紙不能掉進馬桶一類的指責,如果態度偏向惡劣,我認為不合理。如此無理的責難,我會把之看成她們對自身不滿的轉嫁與投射。
其實可悲的不是命運,而是她們本身。她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會埋怨天埋怨地埋怨給她們工作的人們,因此她們往往難於進步,往更上層移動。事實上如果每個人都能使用廁所而不留下絲毫污垢,她們也就再沒有存在價值了。如果讓這種人負責較為「高」一點的工作,相信結果也一樣。這也難怪市面總有一些態度惡劣的SALES,如果客人只看不買便口黑面黑,人家還未走出店便在背後高聲說買不起就別來看之類的狠話。他們不明白,一旦進入店內客人,無論購物與否,推銷都是他們的職責。根本沒把自己工作好好完成,還去怪責別人,怎樣也不成道理。
本人也是一名小小推銷員,當然明白工作箇中的辛酸,也大概能理解低下階層仇富的情緒。在這個後工業發展的世代,工作已經變成A MEAN TO AN END,人們實在狠難從中得到滿足感。竹上春樹筆下「工作應是愛的行為」,又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我們已不像古人,工作不為興趣,為興趣的不賺錢。只是如果盲目工作,不滿情緒漸變成病態的埋怨,問題也就大了。總括來說,即使環境有多惡劣,也不要責怪別人給你太少,而應該反諸求己;先把自己那份做好,才去要求更多吧。而且做人應該時刻充滿鬥志,世上最可悲的人,是同情自己的人呢!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故事。
有天家人A氣沖沖的回來,與其說是生氣,倒不如說是不服氣。事實上她情緒還是相當平穩。當然嘛,理性是我這家族的特色。手袋還沒有放下,她劈頭便說:「上廁所都要勞氣!」細問之下,事情是這樣的:
午後,家人A(下稱A)到公共廁所解決,因為吃飯時間已過,人流不多,廁所只有清潔呀嬸和她兩人。那時呀嬸正坐在一角休息,二人自顧自的,誰也沒多看誰一眼。當A走出廁格去洗手途中,呀嬸突然蠻牛般衝向A,用力往A的手臂打了三下(是會使身體左右搖擺的力度),接著就破口大罵:「你做乜掉紙巾落廁所,紙巾只可以掉入垃圾桶,會塞架!」態度是極端惡劣。A雖非好事之徒,卻不是懦弱之輩,當然以牙還牙,呀嬸眼見勢色不對最終收歛了一點。
我明白不把紙巾掉進馬桶是狠多家庭的習慣,但同樣也有狠多家庭沒有這樣的習慣,社會上亦無明文或不明文的規條禁止有關行為。那位清潔呀嬸並無在廁所貼上任何告示,亦沒有在家人A使用廁所前作提醒,她憑什麼動手動腳作出如此嚴厲的指責?
經驗之談,為數不少的清潔呀嬸的確有心理不平衡傾向。職業本無貴賤之分,我(相信家人A也一樣)從來沒因她們工作性質與社會地位去評價她們什麼,我(們)一直深信,每個人的工作與地位是社會(宿命論一點可以說是上天)分配的,社會上有上層的人,也必然有下層的人,每份工作一定要有人去做;如果做得出色,無論是什麼,一樣值得尊敬。不排除確實有一朝富貴而狗眼看人低的人,但我始終認為,那些清潔呀嬸覺得人生如此委屈悲慘,狠大程度上她們自己看不起自己所致的。於是她們把責任歸咎於「社會地位高一點的人」對他們的剝削,因此誰使用廁所就像得罪了她們,誰洗手就犯了死罪。就算你沒有犯罪,你都隨時被捉住,洗腦式的聽她們數算其他罪人的惡行。
想深一層,處理擠塞的馬桶、清理使用者洗手後留下的水漬、拾起掉不中垃圾桶的廢紙,不正是她們的職責嗎?當然,刻意而欠缺公德心的不衛生行為除外。如果有小孩在地上解決,女人把衛生用品隨處棄置,她們當然有權勸止;但洗手後必定要用抹手紙抹乾不能弄濕洗手盆四周,廁紙不能掉進馬桶一類的指責,如果態度偏向惡劣,我認為不合理。如此無理的責難,我會把之看成她們對自身不滿的轉嫁與投射。
其實可悲的不是命運,而是她們本身。她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會埋怨天埋怨地埋怨給她們工作的人們,因此她們往往難於進步,往更上層移動。事實上如果每個人都能使用廁所而不留下絲毫污垢,她們也就再沒有存在價值了。如果讓這種人負責較為「高」一點的工作,相信結果也一樣。這也難怪市面總有一些態度惡劣的SALES,如果客人只看不買便口黑面黑,人家還未走出店便在背後高聲說買不起就別來看之類的狠話。他們不明白,一旦進入店內客人,無論購物與否,推銷都是他們的職責。根本沒把自己工作好好完成,還去怪責別人,怎樣也不成道理。
本人也是一名小小推銷員,當然明白工作箇中的辛酸,也大概能理解低下階層仇富的情緒。在這個後工業發展的世代,工作已經變成A MEAN TO AN END,人們實在狠難從中得到滿足感。竹上春樹筆下「工作應是愛的行為」,又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做到?我們已不像古人,工作不為興趣,為興趣的不賺錢。只是如果盲目工作,不滿情緒漸變成病態的埋怨,問題也就大了。總括來說,即使環境有多惡劣,也不要責怪別人給你太少,而應該反諸求己;先把自己那份做好,才去要求更多吧。而且做人應該時刻充滿鬥志,世上最可悲的人,是同情自己的人呢!
12.28.2010
《暗戀是》
在整理一堆長年躲在櫃底的半棄置物時,發現了一本陳年簿子,裡面滿滿的是好久好久以前自己筆下的文字與圖案。到底有多久實在不記得了,我甚至完全忘了自己寫過這樣的東西,什麼事件,什麼心情,通通與現在的我不接軌。當中有一些有趣的,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是沒有日期的一篇。
暗戀是
我會偷偷躲在一角偷看你;暗戀是
我會裝作若無其事其實在想你;暗戀是
我會暗地為你喝了我的水而高興一整天;暗戀是
當你有煩惱時我只會輕拍你的頭表示關心而不敢說/做些什麼;暗戀是
我會刻意待你跟其他人一樣
累了睡在你肩膊上但暗地好享受這種親近;暗戀是
刻意取笑你喜歡其他女生來掩飾喜歡你的其實是我;暗戀是
當獨處的時候努力保持氣氛自然而避免曖昧尷尬;暗戀是
空閒時不停幻想我們可做的事但見面時卻什麼都不想做;暗戀是
心情在你不知的時候高低起伏;
暗戀是
我非常喜歡你卻不想跟你在一起。
狠青春對吧!其實這篇東西寫得一點不好,卻提醒了我暗戀是什麼一回事。人漸漸長大,就慢慢失卻那份天真與憧憬。現在的我大概已經沒有「偷偷躲在一角偷看誰」的閒情,也不易為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暗喜。每個人都年輕過,實在無須為那些瘋狂與幼稚感到羞恥。趁還有青春,何不輕狂一點,氣盛一點?反正青春就是放任和不知所謂的吧!
這是沒有日期的一篇。
暗戀是
我會偷偷躲在一角偷看你;暗戀是
我會裝作若無其事其實在想你;暗戀是
我會暗地為你喝了我的水而高興一整天;暗戀是
當你有煩惱時我只會輕拍你的頭表示關心而不敢說/做些什麼;暗戀是
我會刻意待你跟其他人一樣
累了睡在你肩膊上但暗地好享受這種親近;暗戀是
刻意取笑你喜歡其他女生來掩飾喜歡你的其實是我;暗戀是
當獨處的時候努力保持氣氛自然而避免曖昧尷尬;暗戀是
空閒時不停幻想我們可做的事但見面時卻什麼都不想做;暗戀是
心情在你不知的時候高低起伏;
暗戀是
我非常喜歡你卻不想跟你在一起。
狠青春對吧!其實這篇東西寫得一點不好,卻提醒了我暗戀是什麼一回事。人漸漸長大,就慢慢失卻那份天真與憧憬。現在的我大概已經沒有「偷偷躲在一角偷看誰」的閒情,也不易為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暗喜。每個人都年輕過,實在無須為那些瘋狂與幼稚感到羞恥。趁還有青春,何不輕狂一點,氣盛一點?反正青春就是放任和不知所謂的吧!
12.08.2010
《緊貼潮流的幸福》
時下年青人都崇尚潮流,追捧偶像,甚至花大量時間精神,緊貼偶像每一個動向。又有潮人花費不菲,每季購入大量衫褲鞋襪袋,好些只穿一次,有些更因為「難襯」而只有收藏價值,總之實用價值與物品售價通常有極大落差。對喜歡的多加留意,付上時間金錢去支持,實是無可厚非,古今也有讀書人用吃飯的錢買書,收藏家傾家蕩產買塊石頭。問題是,這些年青人追捧的,是無實力低價值的時代產物,即是過氣就立即一文不值那種。有人批評這些盲目追逐為物質主義的邪惡產物,蠶食著年青人的心靈,摧毀下一代的福祉。
可是他們不知道,沉醉在這個「無貢獻」的氛圍中,到底有多幸福。雖然這個我也是剛領會到。
本人從小怪異,喜好的多與當下火紅火熱的事物有一定距離。舉個例子,從小時候開始我已經無法喜歡哈佬吉蒂,米老鼠與叮噹一類卡通,連帶討厭一切有關的產品與資訊。而我最愛的野獸卻極難在市面上找到,就算有,也是與其他可惡的迪記公仔一同出現,多悲哀。於是小孩的我就知道,既然無法說服自己接受那些大眾口味,不如躲在一角默默堅持自己所愛。後來發現想買的唱片,掛畫,精品,狠多都無法在香港的市場上尋得,先是失望,繼而埋怨自己的喜好為何就不能大路一點。知音難求,資訊亦少,就這樣孤獨。
最近與300萬香港人一樣,終極迷失在一片「義海」狂潮中。人生首次跟上大潮流,讓我深深感受到,那些喜歡米老鼠、小熊維尼、容祖兒、周秀娜的人有多幸福。這陣子就算足不出戶,隨意逛逛YAHOO新聞、微博就接觸到大量九姑娘劉醒的動向,任何時候打開電視電台幾乎都能看/聽到他倆的訪問。簡直快活過神仙。
於是我重新想一想,愛上林峰,是不是就能快樂一點?
結論是,我較寧願兩袖清風什麼都不愛。
可是他們不知道,沉醉在這個「無貢獻」的氛圍中,到底有多幸福。雖然這個我也是剛領會到。
本人從小怪異,喜好的多與當下火紅火熱的事物有一定距離。舉個例子,從小時候開始我已經無法喜歡哈佬吉蒂,米老鼠與叮噹一類卡通,連帶討厭一切有關的產品與資訊。而我最愛的野獸卻極難在市面上找到,就算有,也是與其他可惡的迪記公仔一同出現,多悲哀。於是小孩的我就知道,既然無法說服自己接受那些大眾口味,不如躲在一角默默堅持自己所愛。後來發現想買的唱片,掛畫,精品,狠多都無法在香港的市場上尋得,先是失望,繼而埋怨自己的喜好為何就不能大路一點。知音難求,資訊亦少,就這樣孤獨。
最近與300萬香港人一樣,終極迷失在一片「義海」狂潮中。人生首次跟上大潮流,讓我深深感受到,那些喜歡米老鼠、小熊維尼、容祖兒、周秀娜的人有多幸福。這陣子就算足不出戶,隨意逛逛YAHOO新聞、微博就接觸到大量九姑娘劉醒的動向,任何時候打開電視電台幾乎都能看/聽到他倆的訪問。簡直快活過神仙。
於是我重新想一想,愛上林峰,是不是就能快樂一點?
結論是,我較寧願兩袖清風什麼都不愛。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