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2009

《奪命的「西太后」》

前陣子實在太忙,身心累透,幾乎想要詛咒那些每天睡眠多於三小時的人。抱歉,我實在太妒忌你們了。適逄佳節的臨近,才有空上來湊湊熱鬧,發現幾位友人之文可觀性奇高,尤其喜歡下面寫「第三者」的一篇。看來我也要多加努力。


今次想要說的是手電來電接駁鈴聲的事。毫無疑問,原創者的創意及商業頭腦是值得肯定的。它抓著了消費者「貪得意」心態的同時,亦可以廣泛地宣傳新歌。唯基於種種原因,這種「服務」變得討人厭。

暫且不說各個流動電話服務供應商如何「強迫」你「免費」試用此服務,然後又無聲無息的收取費用。這大概為顧客增添了不少麻煩,但總叫在顧客控制範圍之內。真正令人難過的,是當你身邊有人用了此項服務,而所用的接駁鈴聲又不是你杯茶。每次想致電某人,都聽到那段節錄了的樂曲,起初還可自我安慰,說是「新歌試聽」;可是聽久了還怎麼忍下去?數月前某供應商的「西太后」實在令人反白眼。「西太后」原是普通K歌,多聽自然膩。況且從頭我就是無法喜歡這首歌。致電某人,「西太后」傳入耳中。好,我忍。致電另一位友人,結果又是「西太后」。不奇怪,反正那個月人人都是「西太后」。

這就出現了一個困境。
你不能叫身邊人更換接駁鈴聲或是取消服務,因為繳款的不是你。
你又不能因此而不致電那位友人,大概這個世代還沒有發明出手電的完全替代品。

最煩惱的是,假如我狠喜歡這首歌,我選了它做接駁鈴聲;可惜自己既享受不到,亦可能苦了一班不懂欣賞此歌的身邊人。老實說我真找不到要繳款的理由。

除非,除非選擇權在撥號的一方。我選好了接駁鈴聲,我打給誰也能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這樣那些月費我才付得心甘命抵。

大概,服務的構想者就是想漏了這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